华工科技接受近90家机构调研 3D打印业务成关注焦点
5月20日,华工科技(000988)接受了景顺长城、南方基金等近90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3D打印业务成关注焦点。
华工科技表示,公司与立铠精密的合作,将加速前沿技术商业化落地,快速满足市场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推动3D打印技术全场景拓展应用。同时打造智能化3D车间和数字化载体,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此前,华工科技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华工激光拟与立讯精密(002475)控股子公司立铠精密合资设立苏州立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华工激光以货币资金出资1.4亿元,占比70%。合资公司将整合技术资源与产业生态优势,聚焦3D增材SLM制造技术在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
华工科技在接受调研时介绍,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3D打印领域进行技术探索,先后成立快速制造中心,开展SLM成形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工作,于2009年自主研制了专业化的SLM装备,并于2016实现了“大型金属零件高效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突破,标志着SLM成形技术与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随着3D技术不断迭代升级,SLM增材技术在3C电子零部件、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需求显著提升。
“依托前期的技术积累及前瞻性布局,针对3C行业需求持续拓展应用场景,现已形成完备的3D打印装备及自动化产线。”华工科技表示,公司具备从材料到光源、装备、粉末处理系统、自动化产线等核心技术的自主掌控能力,拥有持续迭代优势。
而上市公司立讯精密持有立铠精密48.013%股权,为后者第一大股东。华工科技认为,3D打印的关键课题是如何提供有性价比的方案,如何提供能让客户用得起的方案。华工激光在3D打印的核心零组件以及自动化设备上有很强的能力和积累,同时对消费电子制造工艺有深刻的理解。结合立铠精密在消费电子机构件领域的规模制造能力和出海口效应,双方合作会形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华工科技的感知业务和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增长较快,联接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激光+智能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9.45%。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船舶等重点行业的订单占比达到87%,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订单同比增长33%,船舶行业订单同比增长134%。
华工科技透露,此次合作也为公司精密激光装备业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未来公司将围绕两个方面,构建在3D打印业务上的核心竞争力,拓展市场空间。
从横向来看,扩展行业领域。在3C电子领域,持续强化在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精密零部件的3D打印技术;在通讯零部件领域,聚焦5G/6G基站散热模块、天线结构件等核心部件;在汽车电子领域,研发高导热金属材料打印工艺;在医疗领域,拓展3D打印个性化骨科植入物、齿科修复体市场,探索生物兼容材料应用。
从纵向来看,深耕材料工艺研发。在材料研发方面,以钛合金、铝合金、镁合金为核心,逐步拓展至镍基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研发多材料复合打印、实现同一部件多种性能集成;优化粉末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降低材料成本与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