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 >
  • 瑞声多久能辞职

    2025-01-17 20:59:53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辞职的,应当在试用期提前三天、非试用期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因此, 瑞声公司员工的辞职流程需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建议:提前准备:确保提前30天(或试用期提前3天)将书面辞职报告递交给公司人事部门,以确保流程顺利进行。沟通 详情>>

  • 9月1日起 个人养老金满足六类条件之一即可领取

    2025-08-19 18:59:00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通知》,针对个人养老金的领取条件和领取方法等问题,明确了具体的操作办法,自9月1日起开始实施。个人养老金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领取?《通知》规定,参加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个人养老金: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 详情>>

  • 公司股东离职需要多久

    2025-01-18 07:17:54

    公司股东离职所需的时间主要 取决于具体情况,包括股东是否在公司担任职务以及是否提前通知等。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解答:提前通知如果股东在公司担任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担任职务的股东应提前三十天通知公司。如果股东 详情>>

  • 欠水费为什么不通知

    2025-01-08 12:36:22

    欠水费不通知的情况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自来水公司的责任自来水公司应在交水费前半个月给用户发缴费通知,或在水费预存余额不足时给用户发短信通知。如果自来水公司遗漏了通知或者用户变化导致没有收到通知,那么自来水公司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用户的责任用户如果长时间没有使用水表,可能会导致没有用水量,从而没有产生 详情>>

  • 金融百家|股权信托财产登记试行:新政助力股权财富传承新机遇

    2025-04-24 18:49:00

    文/华能信托财富管理部继2024年12月1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京金发[2024]337号)之后,2025年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 详情>>

  • 兼职离职提前多久

    2025-01-17 15:19:23

    关于兼职提前多久提辞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因此,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兼职人员来说,他们可以随时解约,无需提前通知。然而,如果兼职人员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情 详情>>

  • 工厂离职要提前多久

    2025-01-18 04:14:2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提前通知期限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解除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详情>>

  • 职工解除合同多久

    2025-01-17 11:53:53

    职工解除合同的时间主要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在通知期满后解除,通常需要 一个月时间。试用期内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通常需要 三天时间。特殊情况如果用人单位 详情>>

  • 研招调剂服务系统8日开通,操作指南先码住!

    2025-04-08 14:22:00

    2025年“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期间,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调剂系统申请调剂。按照《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要求,考生调剂志愿锁定时间由招生单位自主设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招生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个小时 详情>>

  • 超市辞职要提前多久

    2025-01-17 21:39:5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正式合同期内,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 如果你在试用期,应当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如果你已经转正,应当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这样的规定旨在确保用人单位有足够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