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清明 >
  • 清明昆山交通出行攻略

    2025-03-31 19:13:00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放假通知2025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2025年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放假3天 详情>>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传承记忆 真相永存

    2025-04-04 21:1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4月4日电 (记者 朱晓颖)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明祭仪式4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前举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青少年学生、国际留学生等手持菊花肃立,祭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4月4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参 详情>>

  • 清明丨擀饼大赛里的乡愁与传承

    2025-04-03 16:14:00

    鲁网4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近日,潍坊多地掀起一股“擀饼热”,从峡山区郑公街道、奎文区北王社区的首届擀饼大赛,到高密市阚家镇的清明饼技艺比拼,再到寒亭区巩家庄子村的“巧媳妇”擀饼赛,一场场充满烟火气的比赛,不仅让传统美食技艺得以展示,更成为凝聚乡情、延续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潍坊人称清明为“寒食”, 详情>>

  • 春日盛景引客来 这个清明假期成都很热

    2025-04-07 12:09:00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草长莺飞的四月天,正是踏青赏花的绝佳时节。202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成都市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产品供给,包括踏青赏花、观演听戏、文博展演、市集潮玩等各类精彩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假期生活体验。4月7日,记者从成都市文旅局获悉,清明假期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691.7万人次,同比增 详情>>

  • 清明祭祖慎用火 山林失火须担责

    2025-04-01 07:43:00

    据检察日报消息原标题:清明祭祖慎用火 山林失火须担责清明将至,焚烧祭扫易引发山火、毁坏林木。近日,广东省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检察院组织干警对前不久办理的一起案件中被烧毁的林地实地勘察回访,发现原本被烧毁的林地已补种上林木。2023年10月1日12时许,深汕特别合作区村民康某上山祭拜先祖。10月的广东 详情>>

  • 确认了:上海又要飙到27℃!气温马上一路“起飞”,短袖再次穿起来...走丢的春天终于回来了→

    2025-04-05 15:02:00

    清明假期第二天昨天夜里到今天上午上海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小雨但是雨水来去匆匆没有打乱阳光的节奏又是一个适宜出游的好天气今天早间全市气温起步大多在11~14℃之间白天气温继续回升目前市区徐家汇实况气温21℃+比昨天更暖一些,春意盎然预计最高气温可达24℃附近明天是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上海依旧是多云到晴的天 详情>>

  • 今天20时49分,遵义正式进入……

    2025-04-04 09:49:00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今天(4月4日)20时49分遵义将迎来清明节气标志着仲春和暮春的交替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节杨柳依依风拂面莺飞蝶戏春意浓春暖花开、惠风和畅、天朗气清让这一天演变成了一个扫墓祭祖、郊游踏春两大文化主题得以如愿的节日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 详情>>

  • 马上评|清明档票房遇冷的冷思考

    2025-04-07 15:46:00

    4月4日至6日,清明档有多达十余部中外新片上映,其中不乏著名导演、一线明星坐镇的话题作品,却并没有产生任何一部头部爆款,市场反应和观众口碑都比较平淡,总票房仅3.78亿元。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清明档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然而,这可能并不是清明档的“错”。事实上,虽然被称作清明档,但三天假期也只 详情>>

  • 清明祭英烈 赓续红色基因 | 镜相

    2025-04-01 21:14:00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黄中明 4月1日,清明节临近,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起步区起航实验小学师生、高校大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于此,开展清明祭扫活动。在烈士墓前,少先队员瞻仰先烈事迹,重温入队誓词,以铮铮誓言传承红色精神。此次活动不仅寄托了哀思,更以实践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激励青少年铭记历 详情>>

  •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2025-04-05 20:33:00

    惠风和畅,春和景明。清明假期,苏州博物馆里人头攒动,近期开幕的“吴国的北方朋友”特展迎来了许多新的观众朋友。纹饰华丽的夔龙夔凤纹镈、造型独特的蟠螭纹莲盖壶、工艺高超的晋公盘等逾百件文物吸引着众人的目光。据苏州博物馆学术科研部刘彬彬介绍,展览以“申公巫臣出奔”这一历史事件为引,分“出奔”“委质”“聘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