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物 >
  • 端午文物看天博

    2025-05-31 06:24:00

    武少民清咸丰三年提督湖北总兵官印银印。《斗草图》,作者为清代包栋。 以上图片均为天津博物馆提供楼台亭榭、宏伟拱桥、龙舟小艇及众多人物聚于图上,界画严整,笔触细致;虽人小如蚁,细看比例恰当,且姿态各异;龙舟左突右进的空间安排,营造出争标的激烈紧张气氛……这幅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金明池争标图 详情>>

  • 卧藏文物什么罪

    2025-01-11 17:36:52

    私藏文物是否构成犯罪,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通过合法渠道收藏文物 :如果是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并收藏的文物,则属于合法行为。私自挖掘或埋藏文物若私自挖掘或埋藏文物进行私人收藏,可能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 详情>>

  • 故宫漏雨致明代书画被淋湿?馆方最新回应

    2025-06-15 12:18:00

    据青蜂侠Bee报道,6月14日,北京突降暴雨。14日下午,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并配文称,故宫“乐林泉”大展展柜里的《东园图》卷中的“东”字左部疑似被雨滴淋湿。“因为现在是下午17点,故宫已经闭馆。至于网友所说的展品被雨滴淋湿的情况,我们这边正在核实中”,故宫热线工作人员告诉青蜂侠。6月15日,故 详情>>

  • 酉阳:围绕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协商

    2025-04-01 21:30:00

    【来源:重庆市政协_区县政协】3月25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就国、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协商。截至目前,该县实地调查不可移动文物48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31处、酉阳县文物保护单位96处,新发现文物线索82条。会议强调,要认真做好文物“四普”工 详情>>

  • 省博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荣获全国十佳

    2025-06-16 08:40:00

    【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近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中华文明展示传播联盟主办的“2024全国文物修复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评会在北京举行,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荣获十佳项目。这是云南有机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首次获得国家级文物保护修复荣誉。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纺织品文物保护修 详情>>

  • 确定是狄仁杰墓?当地回应!网友问元芳怎么看……

    2025-04-24 17:58:00

      日前,有网民发帖称  位于河南洛阳白马寺景区内的狄仁杰墓  最近挂上了公示牌  网帖内容显示,墓碑上写着“大唐名相狄梁公墓”,旁边已经挂上了“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牌”,明确提到该文物名称为狄仁杰墓,级别为洛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直接责任单位为瀍河区白马寺镇人民政府,公告公示单位为瀍河区文旅局。 详情>>

  • 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开馆 逾万件(套)馆藏文物等你来看

    2025-06-16 13:35:00

    巍巍长城脚下,再添文明华章。6月15日,备受瞩目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千年印记的国家级文化殿堂,在万众期待中揭开了面纱。该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外景。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 详情>>

  • 蜀道新开出297个盲盒!

    2025-04-26 18:32:00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蜀道,作为中国大地上一个独特的文化与地理符号,承载了中西部地区3000余年的文化积淀与发展历史。考古中国蜀道考古研究项目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川、陕、甘、渝四省市考古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协同联动,对蜀道全线展开系统性调查与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对金牛道 详情>>

  • 讲述三星堆传奇,重庆作家李姗姗长篇童话《器成千年》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25-07-26 09:55:00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实习生 刘名扬7月25日,第33届书博会在重庆开幕。开幕当天,重庆文坛传来喜讯:刚刚揭晓的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名单中,18部(篇)作品上榜,重庆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的长篇童话《器成千年》成功入选。市作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奖项从1986年设立至今39年来,重庆 详情>>

  • 放飞“文物” 巩义双槐树遗址公众考古开放日激发体验热潮

    2025-05-03 21:45:00

    大象新闻记者程冰冰 谷艳敏“关注双槐树遗址多年,今日终见“河洛古国”真容!”5月2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巩义双槐树遗址迎来大批游客。高校教师韩女士捧着文物修复盲盒和亲手制作的陶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历史、考古知识通过现场展示、互动游戏、文创食品等形式融入大众生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