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郑钦文和穆雷的球拍穿过线:西班牙人拉斐尔的上海网球不解之缘


上午8时,胶州路699号811室,阳光刚漫进Rafa Pro Lab,47岁的拉斐尔・马德里步履轻快地推门而入。冲一杯咖啡,打开音响放起轻快的旋律,电视里循环着网球赛事集锦,他熟练地架起网球拍,手指翻飞穿起线。这间不大的工作室,瞬间被动感的网球气息填满。
来中国20年,扎根上海7年,这位西班牙人自豪地称自己是“上海女婿”。曾担任过某跨国公司亚太区采购总监、首席财务官,拉斐尔来上海后重拾儿时热爱,成了一名国际专业网球穿线师。“我想为每一位爱网球的朋友,挑选并定制一副最契合的球拍。” 拉斐尔的眼神里,满是认真。

拉斐尔在工作室穿线——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摄
一次关于“热爱”的转型
拉斐尔的名字和“红土之王”纳达尔一样,都叫“Rafa”。尽管他不是网球明星,但他和一众球星有着不解之缘。
6岁在西班牙拿起球拍的那一刻,拉斐尔就爱上了这项热力四射的运动,无论在哪里生活,网球一直都是他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之一。为了把爱好变成专业,他专程赴GRSA(全球穿线师协会)总部参加大师穿线班并获得职业证书。凭借过硬的技术,拉斐尔成了网球品牌海德穿线团队的一员,多次服务于中国网球公开赛和珠海网球公开赛。
如今,从欧洲网球赛事到中国的网球赛事,拉斐尔的穿线手艺早已得到网坛认可,穆雷、郑钦文等知名选手都曾用过他穿线的球拍。不过,拉斐尔和球星的合影寥寥无几,他笑着说:“我是职业穿线师,工作时不能随便找球星合影。”令他自豪的是,2023年珠海公开赛后,穆雷主动找到穿线师团队,拉着他和同事拍了张合影。
拉斐尔的穿线速度是一绝,在比赛中,他最快13分钟就能完成一支球拍的穿线工作,“‘快’不是目的,精准才是。”拉斐尔说。现在,他每月亲手穿300多支球拍,每年还会去国内外的网球赛事服务,即便日程紧凑,他也始终没松过“高质量”的这根弦。

拉斐尔(左二)、穆雷(左三)
工作室里的“匠心”
2023年,Rafa Pro Lab(上海拉斐体育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开张,提供包括球拍在内的网球装备售卖,以及穿线、球拍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公司的Logo设计藏着巧思:一卷网球线的形状,中间打了个绳结,字母“R”是拉斐尔姓氏的首字母,红黄配色则源自西班牙国旗,“把家乡和热爱都融在这里面了。”
走进工作室,最打动人的不是墙上挂着的球星专属球拍,而是拉斐尔对每位客人的耐心和用心。采访中,他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下午会有一位13岁的小女孩来选球拍,他准备了6副不同型号的拍子。“我会先听她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给出我的建议,最后让她自己选择,我希望她选到一副适合她的球拍。”拉斐尔告诉记者,哪怕客人想聊3小时网球,他也欢迎,这里不只是卖球拍的地方,他希望慕名而来的客人能和他找到共鸣。

上海网球选手张之臻与拉斐尔(前)以及其他穿线师合影
为了让球拍真正合手,拉斐尔还研究起了手柄定制,给手柄开模,根据客人的手掌大小和握拍习惯量身定做。他不会为了利益推荐昂贵的专业球拍,“业余选手用太专业的拍子反而掌控不了,就像线也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最重要。”
在拉斐尔心里,工作室的意义远不止穿线、卖球拍。要把网球穿线、球拍定制和运动科普做到顶尖,要让来这里的人都爱上网球,更要在上海做好服务,让客人从选拍到后续适应装备,都能有舒心的体验……拉斐尔笑着说:“我更想传递对网球的热爱,还有一份责任感。”

拉斐尔(左5)服务中网
想在这里退休的“上海女婿”
如今的拉斐尔,早已把上海当成了家,妻子是上海人,女儿在公立学校读书,他还拿到了永居身份。
金秋十月,上海网球大师赛临近,拉斐尔是多年的忠实观众。“这是国内的顶级网球赛事,也是我最爱的ATP1000大师赛之一,现场的设施无可挑剔。”

在他眼里,“有序”和“安心”是上海最大的魅力,“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可爱的地方,但上海的魅力与众不同。”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他更是充满信心。他希望,在上海起步的Rafa Pro Lab能逐步做大、做强,“但我不追求快,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运动能让人保持平静和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根细线、一台精密机器、一双灵巧的手,拉斐尔的心愿是,用完美球拍带动更多人享受网球。

拉斐尔是上海网球大师赛的忠实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