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如何防控?
珠海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如何防控?
7月27日晚,广东省疾控局通报显示,7月20日0时至7月26日24时,珠海市新增3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截至7月26日24时,广东省今年累计报告4824例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其中3224例已治愈出院或解除医学观察。
基孔肯雅热怎样预防,如何切断传播链? 7月26日至8月1日,珠海全市开展爱国卫生“六集中”防蚊灭蚊攻坚周活动,以“全民参与、科学治理”为核心,通过政府、社区、市民多方联动,聚焦伊蚊活跃的黎明和黄昏时段,对绿化带、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开展户外消杀,同时倡导家庭每日同步灭蚊,推广纱门纱窗、驱蚊剂等防蚊措施。
为让市民更易参与,珠海市卫生健康局推出“1130”防蚊指南:每天花1分钟当“积水侦探”,清理办公和生活区域的积水容器;每周1次参与社区或单位组织的卫生大扫除,组团清除蚊患;每天3分钟检查家中阳台、天台等易积水处,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积极建设“无蚊场所”,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室内活动空间。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分析,我国人群既往缺乏对基孔肯雅热的基础免疫力,因此病毒传播速度快于其他流行区域,但目前南方部分地区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及时采取措施可阻止疫情扩散。
他强调,需重点扑灭蚊子孳生地、密切监测疑似病人,疫情后还需开展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明确感染覆盖人群及未来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该病以轻症为主,对症治疗即可,市民无需过度焦虑。
专家同时提醒,基孔肯雅热预防的核心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市民应定期翻盆倒罐、清理杂物,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加强个人防蚊,避免被叮咬;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南方+记者 吴枫
视频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提供
【作者】 吴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