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一线丨科技赋能插秧季 台安稻田绘新景
初夏的台安,沃野平畴间涌动着丰收的希望。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黄金时节,在台安县水稻主产区——台安县兴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4万余亩水田,一场充满科技感与生命力的插秧“盛会”正火热上演,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19日上午,走进台安县兴华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连片稻田,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幅繁忙有序的劳动画卷:农民们熟练地将秧苗搬运、投放,农机手则驾驶着插秧机穿梭在水田间,随着机器缓缓前行,嫩绿的秧苗从秧苗盘飞速滑落,整齐地插入泥土之中,转眼间,嫩绿的秧苗便串联成线、铺展成片,为广袤的稻田披上一层崭新的绿装。

齐冰是这片土地上的“新农人”代表,他投身水稻种植已有7个年头。近年来,齐冰的水稻种植全程充满了“科技范”。从水稻育苗到苗期管理,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手段贯穿始终。先进的育苗设备精准调控温湿度,保障秧苗茁壮成长;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提高了效率,更保证了秧苗质量,真正实现了省时省力。在施肥环节,无人机“大显身手”,凭借精准定位与智能操控系统,既确保肥料撒施均匀,又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今年我选择种植的盐丰品种水稻,在农技专家团队的全程指导下,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从整地、育秧到插秧,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稻米品质得到显著提升。”齐冰站在田埂上,望着不断延伸的绿色秧苗,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现在新米根本不愁卖,很多客户都是提前预订。而且,大型农机的广泛应用,让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了水稻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据齐冰介绍,自家的100亩稻田自18日开始插秧,预计三天内就能全部完成。

近年来,台安县深入贯彻落实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品种选育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以良种为基础提升稻米品质;在技术应用上,积极推广水稻侧深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高效技术,以科技为抓手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加强气象预警等措施,为水稻生产保驾护航。
如今,在台安的田间地头,农业科技的元素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像齐冰一样,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了增产增收。据统计,今年台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4.4万亩,预计整个插秧工作将于5月末收官,一幅科技助农、丰产丰收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
全媒体记者 徐振瀚 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