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3个儿子是如何相互拆台,最终一败涂地的?


所谓太阳底下从来没有什么是新鲜的。每个具体的人的寿命虽然不过百年,但是有种东西叫做历史或者说是历史记录。因此如果一个大国的历史足够长而且中间没有中断,也就是没有被人为的破坏或者磨灭真实的历史记录,那么就可以从中学到非常多的经验和教训,这就是叫做“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是全球数千年的文明史,真正完全没有中断过的其实是凤毛麟角,因此很多所谓的当代强国甚至是超级大国,其实都没有足够长的历史认知作为参考。也就是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很多对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错误选择,其实在历史上早就有足够的反例。而如果当代人不能接受足够的教训,那么只能面对重蹈覆辙的悲剧。有句话叫做:老不看三国,其实如果能够熟知三国演义,那么对当今的全球大事,已经足够可以预测个大概。三国本身是魏蜀吴三家争夺天下,


而在长达半个世纪期间暂时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式的、暂时的力量平衡,因此有三国这个历史阶段。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等真正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时,已经算是这段精彩历史演绎的“垃圾时间”。因为一部完整的三国演义,大部分篇幅都是属于“三国前传”。等三国真正出现,曹操刘备孙坚等一流主角,都已经撒手人寰。所谓曹操都挂了,那么后面的三国其实已经没有多大的趣味。可见说是三国演义,其实最主要的是说三国是怎么来的。既然是三国前传,那么必然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或者说是强大势力就不得不提,这就是袁绍。在一定程度上,如果袁绍不倒,那么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而汉末三国前传中的群雄逐鹿局面的开始,也和袁绍有直接的关系。这就是如果不是袁绍奉劝大将军何进引入董卓等乱兵进长安,那么东汉王朝也不那么快的彻底崩盘。


袁绍这么做,到底是政Z短视还是另有所图,倒是很难判断。不过袁绍也由此由一名朝廷高官,摇身一变成为关东的最大军阀。同时领有北方最繁荣富庶的4个州。要知道,直到汉末,真正大规模开发的只有关中和华北平原,最多到淮河一线。江南一带远远没有后来的人口稠密和经济繁荣;至于湖广、岭南和四川,更是人迹罕至的半蛮荒地带。汉末由于连续的战乱和YQ,不算北方蛮族,全部人口估计只剩下1200万人。江南和湖广,也就是后来的吴国范围内,最多不过200万人;而蜀国所在的四川盆地,一共才90万人。因此人口主力仍然在北方,大约还有八九百万人。袁绍控制下的冀州、青州、并州和幽州,估计至少有400到500万人。在整体地多人少的时代,人多就意味着最终的实力更强。因此袁绍集团在鼎盛时期,不算袁术等兄弟势力,那么袁绍集团自身就占有全天下实力的至少40%到一半。


而曹操掌握的范围,治下不过100万人,与袁绍的实力对比,基本是1比4甚至是1比5的弱势状态。而其他的刘表、孙权、马超、刘璋、张鲁、刘备等残余军阀,没有任何一个手下掌握的人力资源超过百万人。因此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所有人都只敢看而不敢直接参与。结果却大跌眼镜,袁绍集团居然败了。但是袁绍集团在官渡之战中战败,并不等于袁绍集团立即灰飞烟灭。毕竟当时袁绍掌握天下实力的至少百分之40;官渡之战后袁绍和曹操此消彼长,也不过最多变成了双方各自占有全天下3比3的对等实力。那么到后来袁绍集团为何快速灰飞烟灭了?这就在于,官渡之战让袁绍的心理严重受挫,仅仅2年后就被活活郁闷死了。袁绍死了不要紧,关键是袁绍没有事先把自家的基本盘合理地分配给三个儿子,也就是大儿子袁谭,还有另外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


袁绍临终,让老三袁尚获得了最大的一块袁家的家底。结果作为老大的袁谭,不但不能和两个兄弟合作共御外辱,反倒因为没有获得主要继承权而记恨,一直盘算如何壮大自己的力量。尽管官渡之战后获得了胜利,但是一时间曹操的势力仍然很难撼动河北,毕竟袁家实力仍然雄厚。谋士郭嘉给曹操出了一条妙计,也就是不用着急进攻,而是让袁家3兄弟先自己内斗个痛快。于是曹操同意和袁谭联姻,两家成了亲家,等于让袁谭加入了“曹约”。这样袁家三兄弟彻底决裂!相互攻击相互削弱。时机成熟后,被曹操个个击破。袁绍家族经营数百年的基业瞬间荡然无存。而到了近代,有个罗曼诺夫家族,在四五百年的时间内,从一个河边的木头寨子,一直扩张出全球最大的陆地领土,也可谓家大业大。不过却在1991年自我崩溃、兄弟分家。分家后也有人一定要加入某约。最终导致前亲兄弟之间大打出手!而某约只需拱火看戏,兵不血刃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岂不就是现代版的袁家3兄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页